意見回饋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尋訪簡介

東沙的環礁地形完整,包括礁台、潟湖及東沙島,其形成時間約莫萬餘年,是世界少有的自然資產。環礁直徑約25公里,礁台寬約2公里。環經中央的大潟湖地形呈漏斗狀,中央較深達20公尺,礁台周圍較淺約5公尺。然而在1997-1998年因海水暖化,潟湖中的珊瑚大規模的白化死亡,生態景觀劇變,水下仍常見珊瑚遺骸。環礁外緣有相當豐富的珊瑚相,周邊水淺處則多有海草分布。

尋訪資訊

基本資料

【景點類型】 野外探險
【開放時間】僅供學術研究,不對外開放

管理單位

【管理單位】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電話】 07-3601898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查看建議路線 
【自行前往】 查看建議路線 
  • 海草床

    海草床主要分布在東沙島及環礁周圍水淺之處,大多水深1-2公尺,地形淺而平坦。目前記錄有7種,生長在珊瑚砂及碎屑構成的底質。海草床可穩定底質、水質,緩衝波浪,並連結底層與水層的營養鹽循環,提供多種海洋生物幼生期的覓食及庇護所,也提供生物附生的基質,生態功能多樣。

  • 珊瑚礁生態系

    沙珊瑚礁生態系大致可分為環礁、中央大潟湖和島周邊等不同的環境。中央大潟湖因1998年珊瑚白化,珊瑚覆蓋率平均約2成,緩慢恢復中。環礁由於海水清澈,石珊瑚與軟珊瑚群體健康許多,表面也有潮池,棲息著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例如海膽、海參等,外緣珊瑚礁覆蓋率可高達70-85%。在水流比較強勁的地區,則有柳珊瑚的分布,可見此處海流較為強勁。先前常聽到的海洋動物小明星─「豆丁海馬」,就是在屬於柳珊瑚類的海扇珊瑚上被發現的。

環境小教室

美麗新世界─外環礁

外環礁的珊瑚覆蓋率高,以石珊瑚及軟珊瑚類為主,其中以東側的珊瑚礁景觀最為豐富。當地有週期性的冷水湧升流,海域水質清澈,可見較大型的魚參科魚類巡游,他們會好奇地來觀察潛水員;桌形軸孔珊瑚下躲著金鱗魚和松毬,蝶魚穿梭珊瑚礁,粉紅小丑魚守候在海葵中,海星、馬蹄鐘螺、硨磲貝等是礁石中的驚喜。往水深處走,有崩壁和洞穴,地景壯闊,海流較強處生長著紅扇珊瑚搖曳,珊瑚礁壁有成群的金花鱸,是色彩繽紛的世界。

東沙珊瑚復育

1998年潟湖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後,原本生長珊瑚的地方逐漸被藻類覆蓋。由於藻類不能供給良好的海洋生物庇護棲息空間,因此珊瑚復育工作隨即展開。復育的過程中,觀察人員會記錄哪些珊瑚自然復原和生長的狀況比較好,進而以人為協助的方式,例如放置著苗瓷磚,或者培植馴化珊瑚後加入野外群聚,來提高珊瑚成長和復原的效率。102年記錄到經過培植生長三年的軸孔珊瑚生長狀況穩定,而且能夠產卵進行自然的演化,是很重要的復育指標。東沙未來規劃擴大復育基地,建立10個無性分株點,之後讓族群自然加入及恢復。

鄰近景點

位於一片汪洋的東沙,以湛藍色為基底,圓圓的環礁好似南海承諾的戒指,約定這裡生命的繁盛興旺。「珊瑚洲」道盡了這裡的繽紛,黃褐的桌形軸孔珊瑚,滾著粉紅色邊,下面躲了一隻打瞌睡的大眼鯛;宛如小紅帽的橫帶唇魚悠哉經過岩礁,一旁的馬糞海膽也氣定凝神地躲在海藻的偽裝下;小鸚哥魚成群經過海草床,倒立水母正悠閒地曬著日光浴。再往大洋探索,放輕動作,準備和害羞的檸檬鯊不期而遇,或是遇見玳瑁正大啃珊瑚。在招潮蟹的指揮下上岸,跟著角眼沙蟹在沙灘上追尋翻石鷸的腳印,往潟湖欣賞金斑鴴一身金黃,海洋和陸地交會在這裡,寧靜安歇。-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生物多樣性地圖



※如為保育類物種,其坐標有經過模糊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