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回饋
呂亞融攝

斯文豪氏赤蛙小故事

大型蛙類,背部具綠色與褐色,台灣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澗溪流常見,在溪邊聽到響亮的單音叫聲,多半都是他。成蛙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產卵在淺水的石頭底下。蝌蚪黑褐色,以落葉、藻類為食。

認識斯文豪氏赤蛙

基本資料

【學名】 Odorrana swinhoana
【俗名】 尖鼻赤蛙,棕背赤蛙
【界名】 動物界
【門名】 脊索動物門
【綱名】 兩生綱
【目名】 無尾目
【科名】 赤蛙科
行動生物圖鑑 
更多資訊 

型態描述

成蛙:大型,身體修長,背部綠、褐交雜,指趾端彭大呈吸盤狀,背側褶斷斷續續不明顯。蝌蚪:黑褐色,口腹側凹陷。

生態習性

棲息於山區內的溪流、山澗與小瀑布。以溪流的淺水區石頭底下為產卵場。卵外包膠膜,有黏性,小堆聚集。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廣泛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

  • 湖泊

    陽明山區有不少湖泊,各個湖泊都各有自己的風貌和故事。冷水坑小巧可愛的牛奶湖其實是火山活動的爆裂口,岩層中豐富的水和硫氣沉澱物、細砂土混合的結果造就了牛奶般的顏色。由東北季風澆灌的夢幻湖,前身是山間的谷地,因山崩而堵塞,留下幻境般的美景,與珍稀的水生蕨類─台灣水韭守候其中。梅雨和颱風雖總把生活弄得狼狽,但向天池這座火口湖中,豐年蟲、蚌蟲得到了延續生命的機會,當池水漸漸乾涸,他們以休眠卵等待下一次的潤澤。各種湖水的容顏為這片火山區帶來不一樣的溫柔氣息。《陽明山國家公園》

  • 溪流生態系

    太魯閣境內包涵許多溪流的源頭,例如大甲溪、和平溪,其中立霧溪由西向東貫穿整個國家公園。境內岩層性質不同,岩性較堅硬的地方水域清澈,例如主要為大理石和片麻岩的砂卡噹溪,棲息著高身鏟頜魚、日本禿頭鯊、大和米蝦、斯文豪氏赤蛙等。而例如陶塞溪上游多崩壁,水域混濁,幾乎沒有生物的蹤跡。溪流生態系也可見一些溪流鳥類,例如鉛色水鶇、紫嘯鶇,還有冬候鳥的藍磯鶇。《太魯閣國家公園》

    溪水在陽明山澗沿著放射狀的水徑奔騰,最熟悉的,莫過於斯文豪氏赤蛙響亮的鳴唱,一年四季忠誠地迴盪。有的溪流是豐富的翠綠,一派低海拔的熱鬧,蕨類、闊葉林相伴,馬口魚悠游其中,享受水流的速度,纓口鰍棲於底層,頂著像是大大小小礫石的一身斑點。有的溪流卻是金鋒蒼勁,被氧化鐵染出橘金色的溪石,酸性的溪水讓許多生物敬而遠之,展露大自然的魄力。《陽明山國家公園》

    雪山地區的溪流北有雪山山脈,南則是南湖大山山系,阻隔族群的交流及物種的擴散。這裡的溪水清澈冷冽,兩岸的天然植被供應動物所需的養分,陸封型的台灣櫻花鉤吻鮭在此成為孑遺物種,全台近七成的鴛鴦族群在天然樹洞繁殖,這些特別的生物造就雪山溪流的獨特與珍貴。《雪霸國家公園》

    太魯閣境內包涵許多溪流的源頭,例如大甲溪、和平溪,其中立霧溪由西向東貫穿整個國家公園。境內岩層性質不同,岩性較堅硬的地方水域清澈,例如主要為大理石和片麻岩的砂卡噹溪,棲息著高身鏟頜魚、日本禿頭鯊、大和米蝦、斯文豪氏赤蛙等。而例如陶塞溪上游多崩壁,水域混濁,幾乎沒有生物的蹤跡。溪流生態系也可見一些溪流鳥類,例如鉛色水鶇、紫嘯鶇,還有冬候鳥的藍磯鶇。《太魯閣國家公園》

在這些國家公園可以看見斯文豪氏赤蛙

  • 雪霸國家公園

    古時,盆地崛起成群峰,造就秀麗壯闊的雪山地壘,海拔的高聳,東北季風的吹拂,庇護了不少自冰河時期孓遺的生命。眺望大霸尖山,氣勢令人敬畏,像是部落精銳的勇士,讚嘆順著聖稜線延伸往下,化為光彩萬千的句點,一如翠池般明亮動人。

    太魯閣國家公園

    立霧溪是一把剛柔並濟的刀,穿鑿在大理石間,雕刻著太魯閣峽谷,奇石剛勁的輪廓和曲折的水紋,宛如昇天鳳蝶身上線條的流轉。

    陽明山國家公園

    試想先民探索島嶼的篳路藍縷,陽明山絕對是足跡紛沓之處,和繁忙的台北都會區比鄰而居,陽明山是許多人的自然之窗。這裡所散發大自然的優美和野性,靜謐與喧雜,生態探索之樂趣,俯拾即是。

斯文豪氏赤蛙分布地圖



※如為保育類物種,其坐標有經過模糊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