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回饋
李麗霞攝

藍磯鶇小故事

每當入秋轉涼後,許多候鳥就會陸續抵達台灣,其中藍磯鶇就是常見的鳥種了。雄鳥的頭往後延伸到背部都是美麗的深藍,胸、腹為棗紅色而且上面有灰色不規則波紋。雌鳥相對就樸素很多,通體灰褐色,胸、腹部有深色波紋。大多單獨行動,常棲息在樹林灌木叢及一些草叢,但牠們喜歡停棲在空曠明顯的地方,而且會站的直挺挺的,所以有牠出沒的地方並不難發現。

認識藍磯鶇

基本資料

【學名】 Monticola solitarius philippensis
【俗名】 藍磯鶇,棕腹藍磯鶇
【界名】 動物界
【門名】 脊索動物門
【綱名】 鳥綱
【目名】 雀形目
【科名】 鶲科
更多資訊 

型態描述

雄鳥:頭、頸至背部為深藍,胸、腹為棗紅色,翼緣黑色,胸及腹有灰色不規則波紋。雌鳥通體灰褐色,胸、腹部有深色鱗斑。

生態習性

冬候鳥、留鳥。多單獨活動,停棲時大多身體挺直,常棲息於樹林灌木叢、草叢地帶或其附近之林緣地帶,築巢建築物岩石縫或樹上灌木叢中,雛鳥為晚熟性。喜歡停棲在建物或突出物頂端。出現於闊葉林或次生林。主要食物為昆蟲。海拔分布於0至2300公尺。

  • 高位珊瑚礁

    在石灰岩地形和乾濕季分明的環境下,岩生植被、熱帶雨林植被主要構成這裡的森林,林相組成特殊,孕育許多特稀有的動植物,尤其對於仰賴特定植物的昆蟲之多樣性維繫十分重要,例如黃裳鳳蝶和其食草-港口馬兜鈴。現今許多低海拔棲地大受破壞及干擾,高位珊瑚礁森林特殊的生態儼然是許多生物的庇蔭。《墾丁國家公園》

  • 溪流生態系

    太魯閣境內包涵許多溪流的源頭,例如大甲溪、和平溪,其中立霧溪由西向東貫穿整個國家公園。境內岩層性質不同,岩性較堅硬的地方水域清澈,例如主要為大理石和片麻岩的砂卡噹溪,棲息著高身鏟頜魚、日本禿頭鯊、大和米蝦、斯文豪氏赤蛙等。而例如陶塞溪上游多崩壁,水域混濁,幾乎沒有生物的蹤跡。溪流生態系也可見一些溪流鳥類,例如鉛色水鶇、紫嘯鶇,還有冬候鳥的藍磯鶇。《太魯閣國家公園》

  • 濕地

    以龍鑾潭濕地代表,是墾丁重要的冬候鳥棲息地,平均水深3.5公尺。這裡周圍多為農田,為水鳥提供良好的覓食場所,但水域有中度污染,並有堤岸人工化,天然濕地減少的問題,農田逐漸多為鳥類使用,卻也因此有一些經營管理上的議題,例如雁鴨啄食水稻秧苗,是人與大自然共生的學習教室。《墾丁國家公園》

在這些國家公園可以看見藍磯鶇

  • 墾丁國家公園

    恆春民謠的音符自月琴流出,在南國暖風下緩慢的旅行,鑽入板根的盤根錯節裡,窺探著黃裳鳳蝶穿上一身金的秘密。與到訪候鳥相遇,與浪花、魚群一起歌唱…在珊瑚礁上休息一下吧,撫慰旅行的疲憊。晚風中,音符到了原始的熱帶林深處,南仁湖正安歇,任憑螢光蕈悄悄點亮這黑夜。

    太魯閣國家公園

    立霧溪是一把剛柔並濟的刀,穿鑿在大理石間,雕刻著太魯閣峽谷,奇石剛勁的輪廓和曲折的水紋,宛如昇天鳳蝶身上線條的流轉。

藍磯鶇分布地圖



※如為保育類物種,其坐標有經過模糊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