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回饋
李麗霞攝

地啄木小故事

對啄木鳥的一般印象就是牠們會站在樹幹上敲樹洞,而且是森林的醫生,會把破壞樹木的害蟲都吃光光,但地啄木可就要顛覆你的想像了,牠比較喜歡在地面活動,而且以螞蟻為食。顏色以灰色為主,看起來不太起眼,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線,有一條暗褐色過眼線。翅膀及腹部有許多深色斑紋。牠們並不在台灣長住久待,所以如果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這種奇特的啄木鳥。

認識地啄木

基本資料

【學名】 Jynx torquilla chinensis
【俗名】 蟻鴷
【界名】 動物界
【門名】 脊索動物門
【綱名】 鳥綱
【目名】 鴷形目
【科名】 啄木鳥科
更多資訊 

型態描述

頭至背面灰色,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線。有暗褐色過眼線。喉至上胸淡黃褐色。腹部淡褐色有黑色細橫斑。

生態習性

迷鳥。飛行時呈波浪狀,常攀爬於樹幹上以尾羽抵住樹幹,用堅硬之嘴快速敲打樹皮,啄食其中之昆蟲。常棲息於樹林,築巢樹洞中,雛鳥為晚熟性。出現於闊葉林。主要食物為昆蟲。

  • 濕地

    金門濕地眾多,其中慈湖及浯江溪口皆為近海的泥沙底半淡鹹水濕地,陵水湖則為淡水水域與草澤叢生的環境。近海濕地有許多無脊椎動物例如貝類、蟹類,比較特別的是屬於節肢動物的鱟。水鳥則在淡水或半淡鹹水濕地都可見,陵水湖以翠鳥科為特色,慈湖及浯江溪口則以鸕鶿群、雁鴨和鷸鴴、鷗科鳥類為主要組成。《金門國家公園》

    以龍鑾潭濕地代表,是墾丁重要的冬候鳥棲息地,平均水深3.5公尺。這裡周圍多為農田,為水鳥提供良好的覓食場所,但水域有中度污染,並有堤岸人工化,天然濕地減少的問題,農田逐漸多為鳥類使用,卻也因此有一些經營管理上的議題,例如雁鴨啄食水稻秧苗,是人與大自然共生的學習教室。《墾丁國家公園》

在這些國家公園可以看見地啄木

  •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曾是煙硝衝突的戰地,考驗人們意志和勇氣的前線,卻也是生物在人類開發腳步下得以喘息的庇蔭。冬風的滄勁,夏陽的直率,一如高粱酒的剛烈,好似熊熊戰火熬煉出人民的堅忍不拔。這裡,文化貼著野地的脈絡生長,大陸與島嶼的生態彼此交會流動著,跟著草地上的戴勝,一起探險吧!

    墾丁國家公園

    恆春民謠的音符自月琴流出,在南國暖風下緩慢的旅行,鑽入板根的盤根錯節裡,窺探著黃裳鳳蝶穿上一身金的秘密。與到訪候鳥相遇,與浪花、魚群一起歌唱…在珊瑚礁上休息一下吧,撫慰旅行的疲憊。晚風中,音符到了原始的熱帶林深處,南仁湖正安歇,任憑螢光蕈悄悄點亮這黑夜。

地啄木分布地圖



※如為保育類物種,其坐標有經過模糊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