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logo

海平面上升主要由全球暖化造成冰川、冰原融化及地下水汲取灌溉後最終排放至海洋導致,2017年1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推測21世紀全球海平面很可能上升0.3-2.5m左右,海平面的上升將擠壓陸棲動、植物之生存空間,可能造成部分區域之生物深受其害。

畫面右側為海平面上升模組互動操作區,透過模擬海平面上升與台江國家公園物種調查分佈成果資料,展示海平面上升可能對哪些棲地產生威脅。畫面右上方為圖層控制面板,可於此調整海平面上升高度,也可隱藏或顯示各主題圖層。

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分佈

黑面琵鷺屬全球瀕危物種,每年9月至隔年3月期間會來到台江國家公園度冬棲息,台灣為此物種之主要度冬地(約占總族群量50%以上),度冬棲所的狀態會對黑面琵鷺的生存與族群數量產生影響,根據族群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黑面琵鷺過去族群數量可能高達上萬隻,如今由全球同步普查成果顯示,族群數量由2003年的一千餘隻逐步上升至2017年的三千餘隻,雖然有增加的趨勢,但仍離回復到原始族群數量的目標還有相當長遠的路要走。 目前研究顯示黑面琵鷺大多利用水深25cm以下之淺水域休息與覓食,當海平面上升衝擊黑面琵鷺原本偏好之棲地時,原有棲地勢必會遭到破壞,進而影響族群數量,須嚴加關注現有棲息環境並避免破壞、污染與人為干擾的事件發生。

「海平面上升模組互動操作區」之黑面琵鷺圖層為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歷年調查之分佈狀態,因保育因素,改以1公里的網格方式呈現,網格的數值為此區域歷年調查資料中的最大觀測數量,可用以表示此棲地之重要程度。

※趕快動動滑鼠調整海平面高度,配合各種視角來看看海平面上升會影響到哪些重要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之特有物種分佈

特有種(endemic species)是指因歷史、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某些物種分佈僅侷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或大陸中,而未在其他地方出現,特有種常於島嶼上出現。如特有物種存在之區域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則可能造成此區域的特有種滅絕,特有物種的數量也可作為棲地重要性之參考指標。依據台江國家公園的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有調查紀錄的特有物種約有20種。

「海平面上升模組互動操作區」之「特有種物種種數」圖層顯示台江國家公園特有物種種數分佈情形,圖層中深色區域為特有物種種數較多之區域,淺色則反之。

※趕快動動滑鼠調整海平面高度,配合各種視角來看看海平面上升會影響到哪些有特有種出現的重要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棲地之物種豐富度

物種豐富度(Species richness)指的是棲地中所含的物種種數多寡,棲地內物種種數越多則此區域物種豐富度越高,因此物種豐富度可作為棲地重要性之參考依據。

「海平面上升模組互動操作區」之物種豐富度圖層所使用的資料為歷年生物調查報告中陸棲生物之物種種數,以1公里的網格方式呈現,網格顏色越深表示物種種數越多,藉由拖曳海平面高度可模擬海水上升對棲地之影響,此模擬僅顯示海水對棲地造成之直接物理性影響,實際上一棲地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前,海水可能就已入侵地下水體改變土壤性質,影響地上之植被狀態,進而影響物種分佈的狀態。此部份需長期持續不斷的觀測以防患於未然。

※趕快動動滑鼠調整海平面高度,配合各種視角來看看海平面上升會影響哪些物種豐富度高的棲地?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版權所有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556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342號

logo

1989年香港鳥類學家暨香港觀鳥會負責人之一 Peter R. Kennerley,發表了第一份正式的黑面琵鷺統計報告,報告顯示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很可能僅剩288隻,引發國際關注。至此之後,許多有黑面琵鷺棲息的國家開始著手進行該鳥種的數量統計。黑面琵鷺主要於朝鮮半島與中國大陸東北方繁殖,並於每年9月至隔年3月飛往中國大陸南方沿海地區、澳門、香港、台灣、日本、越南、泰國等地度冬,其中台灣為其最大度冬地,每年約有總族群一半以上的個體會到台灣台南地區度冬,促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等保護區之成立。

本黑面琵鷺物種監測主題展示兩種不同之物種監測成果:

1.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成果:展示香港觀鳥會提供之「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之成果,可調整畫面下方時間控制軸查看黑面琵鷺於2003-2017年在亞洲的分布概況與數量變化。

2. 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監測成果:整合本系統台江國家公園歷年監測計畫成果,配合台南氣象觀測站資料,可了解黑面琵鷺在主要度冬地-台南之數量、分布概況與氣候變化間的關係。


地圖內容: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成果

1997年香港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戴名揚邀請全球黑面琵鷺觀察者於每年一月下旬同步進行調查,以了解黑面琵鷺目前全球數量。直至2003年轉而由香港觀鳥會開始接手族群的統計工作,目前已完成2003~2017年之同步調查研究,本主題展示2003~2015年間之資料,由調查資料成果顯示,黑面琵鷺總族群量有穩定成長之趨勢。

動手操作

於右側地圖區滾動滑鼠中鍵縮放地圖,即可見在不同尺度下黑面琵鷺的區域數量,也可調整地圖區下方的時間控制軸觀看不同年份調查的數量。

由本圖層資料展示,可以觀察到台灣台南地區黑面琵鷺數量由2003調查到之555隻個體成長至2015年近1700隻個體,顯示歷年保育工作之成效。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版權所有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556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342號

logo

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什麼被視為國寶魚?他珍貴的地方在哪裡?而他又面臨了哪些生存危機?讓我們透過許多研究及保育人員的努力成果,來深入了解臺灣的瑰寶─臺灣櫻花鉤吻鮭吧!


臺灣櫻花鉤吻鮭屬鮭科( Salmonidae)的物種,鮭科的魚類主要分布在北緯40度以北的溫寒帶地區,位處亞熱帶地區的臺灣櫻花鉤吻鮭是世界上天然地理分布最南端的東亞鮭魚類,雖然位處較熱的地區,但怕熱的天性讓臺灣櫻花鉤吻鮭,僅能生存在長年水溫在17℃以下的高山溪流環境,遂成少數喪失迴游能力的陸封型鮭魚,目前僅在日本、韓國及大陸東北地區有此類型鮭魚的發現紀錄,臺灣櫻花鉤吻鮭獨特的地理分布位置、生活型態及稀少性,讓牠顯得彌足珍貴。

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族群歷史變遷

日治時期
在日治時代發現的臺灣櫻花鉤吻鮭,早年的數量很多,廣泛分布在松茂以上的大甲溪上游流域,其中以司界蘭溪及七家灣溪的數量最多,日本政府將臺灣櫻花鉤吻鮭列為天然紀念物,劃設保護區並透過取締濫捕取代人工繁養殖或全面禁漁的方式,試圖尋找兼顧傳統漁獵與生態保育間的平衡點。
國民政府遷台
在二戰爆發到國民政府遷臺後,經歷了一段保育的空窗期,當時毒魚、電魚的情況相當嚴重,魚類數量已經極度稀少。1960至1970年期間,鮭魚族群分布範圍退縮至司界蘭溪、七家灣溪、高山溪與有勝溪。

影響鮭魚族群棲地減縮的原因還有1970年代,為提供德基水庫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在大甲溪上游興建攔砂壩,但時常受到颱風侵擾的臺灣,淤砂很快便填滿了攔砂壩,讓攔砂壩不但無法發揮正常功能,更影響壩體上下游河床棲地劇烈改變,造成水溫上升,亦使各溪段的鮭魚族群無法自由交流。
1970年代
1970年代左右,政府開始重視自然保育工作,在1977年林務局將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地劃為「國有林自然保護區」,1984年更將臺灣櫻花鉤吻鮭列入珍貴稀有動物,受文化資產保存法所保護。
1985年
1985年起農委會開始投注大量研究經費及人力。此時的族群調查研究顯示臺灣櫻花鉤吻鮭僅剩七家灣溪和高山溪有自然族群的分布,人工繁養殖與保育工作等確保族群續存之工作刻不容緩。

現今的復育具體作法
-棲地保育和復育放流




為解決攔砂壩所帶來的棲地破壞,在經過評估與試驗工作後,於1999年拆除高山溪四號攔砂壩,成為全臺第一座,因為保育而拆除的攔砂壩。隨後陸續拆除3號(2000)、1號及2號壩(2001),讓高山溪成為七家灣溪流域中唯一沒有攔砂壩的自然河川,並對七家灣溪處於高水溫下游河段的鮭魚族群,提供一個冷水溫的生存與繁殖環境。

在拆除壩體後增加可利用棲地並恰逢繁殖季低水溫及春季乾旱,調查成果顯示,自2002年起的幾年內,鮭魚數量都在3000尾以上。



臺灣櫻花鉤吻鮭野生族群現今除了七家灣溪及高山溪流域外,其他歷史棲地的鮭魚都已消失,其原因究竟為何仍無法完全釐清,這些歷史棲地如今是否仍有適當的環境供鮭魚續存值得嘗試,如果成功復育放流或可減輕臺灣櫻花鉤吻鮭目前所面臨的瀕危威脅。因此,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06年起,利用復育場(臺灣鮭魚保育中心)人工養殖所產生的鮭魚,進行歷史棲地放流,目前仍需長期監測調查,確保族群成長穩定。

未來復育的困境

在透過棲地保育、復育放流等諸多的努力後,珍貴的臺灣櫻花鉤吻鮭族群目前終於稍稍取得喘息的機會,免於滅絕的立即性危險,但近年的全球暖化與頻繁的聖嬰現象、開發壓力、基因均質性高等潛在威脅,讓珍貴的國寶魚仍需持續受到關注。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版權所有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556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342號

logo

近年來頻傳臺灣獼猴造成各類農產品損害、傷害遊客、搶奪路人食物等人猴衝突事件,有關當局規劃各類防猴策略,如架設防猴電網、結紮、避孕、捕捉移除等控制族群數量方式,以減少獼猴族群數量降低人猴衝突事件發生。107年6月亦在專家學者考量臺灣獼猴族群量穩定及族群成長趨勢等因素下,將獼猴從保育類野生動物降為一般類野生動物。目前看來在臺灣島上兩種靈長類動物的衝突下,明明先來的臺灣獼猴卻節節敗退,在蛻下保育類物種這個保護光環後,究竟是宣判一個物種的死刑還是宣告我們對生態保育意識的成熟?

臺灣獼猴的來源


依據化石及分子證據顯示,獼猴屬生物從北非歷經數次族群擴張與遷徙事件,才抵達臺灣。臺灣獼猴最早由19世紀英國駐臺自然學家史溫侯(Robert Swinhoe)所命名,文中詳細描述臺灣獼猴的外型與習性,並與鄰近區域的獼猴比較後認為,臺灣獼猴應為獨立的物種,將其取名為 Macaca cyclopis意即圓臉的猴子(Round-faced macaca)。

史溫侯先生所在的地點就位於現今高雄壽山山腳下的打狗英國領事館,1862年的紀錄中說明,他觀察到的獼猴群偏好棲息在臨海的岩石與斜坡,以洞穴為家,對人的接近會感到十分不安並會迅速躲進洞穴中,待入侵者離去後才會再出來。此外,由十七世紀荷蘭據臺時所繪製的古地圖中,壽山地區「猴山」(Apen Berg)的地名標示,也可想見早在400多年前壽山地區的獼猴族群盛況。


在國家公園歷年的調查紀錄中顯示,在陽明山、玉山、雪霸、太魯閣、墾丁國家公園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均有臺灣獼猴的分布紀錄,各地獼猴習性略有不同,有些會遠離人類活動區域,有些卻偏好在人類常出現的地方活動。


由史溫侯先生當時紀錄的那群在壽山活動怕人的猴子,如今卻成為時常引發人猴衝突的問題猴群,是什麼樣的原因改變了他們原本的習性?


獼猴改變習性的原因:人類餵食與人為開發

人類餵食

遊客餵食行為很可能就是造成獼猴行為改變的原因之一,餵食活動會讓獼猴對人類失去戒心。而相對於自然食物而言,人類食物的熱量高、適口性佳,易成為獼猴偏好的食物資源,久而久之,獼猴不會躲避人類,反而可能會主動靠近人類,加劇人猴衝突事件的發生機會。


人類的餵食同時也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影響,如:


降低獼猴族群搜索自然食物的比例,獼猴在自然界中是重要的種子傳播者,過去研究中發現墾丁及二水地區獼猴排遺中至少包含15科25種以上植物種子,當猴群取食的食物資源比例改變,很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

猴群為了取得人類提供的食物資源而離開原本活動的棲地,可能發生與其他獼猴族群、其他生物爭奪資源而造成彼此間衝突事件發生的機會。

食物資源的過剩可能造成獼猴族群數量不正常的增長,為取得充足之食物資源可能涉險闖入農地、果園。

當剩餘的食物腐敗、盛裝器皿的棄置則會造成環境衛生問題。

人類餵食獼猴,和獼猴近距離接觸,可能會增加人畜共通傳染性疾病傳播機會,如腸道線蟲、疱疹B病毒等。


目前各地方政府及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均有訂定針對餵食野生動物行為的相關罰則,如「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彰化縣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臺東縣野生動物保護自治條例」、「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等皆明定餵食行為將開罰3000-5000元以上金額,希望能遏止此類以善為名之惡。與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維持原生環境、拒絕餵食行為才是真正對生態環境的友善。



人為開發

除不當餵食行為外,開發行為也同樣劇烈的影響臺灣獼猴的族群,私自開墾的非法休息站、花園、果園及農地等,造成獼猴棲息地的分割與破碎化,原本充足的自然資源減少後,讓他們不得不與人爭地、爭奪食物資源,引發人猴衝突,造成負面形象。



在臺灣獼猴仍屬保育類物種期間,即有因負面觀感及農業損失而毒猴、虐猴、獵捕等傷害行為事件的發生,而如今獼猴成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令人擔憂傷害野生動物事件是否會更加頻繁,有賴長期監測與通報系統,來了解獼猴族群現況,確保野生族群存續。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讓臺灣獼猴與我們能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共存共榮。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版權所有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556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342號

logo

位於在臺灣本島西南方約240海浬的珊瑚礁島─東沙島,是一個孤立的海上小島,距離最近的地區也至少相距140海浬(約260公里)。然而,根據過去的調查資料,東沙島上至少存在150種以上的維管束植物,甚至擁有一些臺灣本島所沒有或稀少的獨特植物資源,這些植物如何抵達這遺世獨立的海上孤島?又面臨什麼樣的生存挑戰?讓我們一窺其中的生命奧秘!

遠道而來的植物

漫步在東沙島海岸邊,可以看見各種姿態各異的獨特植物,從沿海慢慢地走向內陸地區,周圍植披的景觀也逐漸地從低矮的草地轉變為低矮灌叢、海岸森林的樣貌。然而在數萬年以前,腳下所踏的這片土地甫冒出水面之時,應是一片荒蕪的景象,因此科學家推測,如今在東沙島生長的植物是由島外而來。

東沙島為一沙洲島,對植物生長而言,環境並不優越。東沙島表土主要由珊瑚砂及貝殼砂組成,欠缺土壤層的結構,成為植物拓植與建立族群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此外,東沙島冬末至初春極端乾旱缺水,亦是一個生存的嚴酷考驗。

因此如今所見的這些植物,除了要能夠順利抵達島嶼,也須克服島嶼的嚴苛物候條件,才能成功地繁衍後代,形成如今蓊鬱的樣貌。那麼,東沙島的島嶼植物是如何由島外千里迢迢而至呢?






島嶼植物相主要受到自然及人為兩種方式形塑,植物可能透過季風、颱風、洋流及候鳥攜帶等自然方式抵達島嶼之上,也可能因為運送物資過程中無意間夾帶或人為刻意植栽的方式到達島嶼。






根據過去的研究成果顯示,東沙島上原生的植物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海漂種實」,這些種子和果實多具有特殊的構造得以漂浮於海面上,如種子或果皮有孔隙、子葉密度小、具有纖維或木栓層外層、結構輕盈或同時具備多種構造等,除了能漂浮在海面上外,可耐受的漂浮時間也是重要的條件。



鴨腱藤 棋盤腳 馬鞍藤


著名的博物學家達爾文,即在1855年做過將種子浸泡於海水中的實驗,證實部分種子可耐受海水浸泡至少45天以上,仍能在播種後成功發芽,近年的實驗甚至發現部分種類甚至可耐受超過30年以上。這些種子隨著海流散布至各地的沿海區域,由東沙島周邊的洋流流向可知,東沙島的植披應與鄰近的南海島嶼及台灣西南沿海多有相似之處。






此外,候鳥的傳播也是植物播遷的路徑之一,在東沙島上倚靠候鳥傳播的植物,有些透過鮮豔多汁的果實吸引鳥類取食,再透過鳥糞傳播至島上的小葉桑、止宮樹、苦林盤等,有些則透過分泌具黏性的腺體附著於鳥羽上傳播,如白避霜花。



止宮樹 苦林盤 白避霜花


根據1866年英國探險船登上東沙島所留下的生態記錄顯示,當時東沙島尚處於未開發狀態,海鳥甚多,探險隊曾觀察到數以百計的白腹鰹鳥在島上礁岩的築巢育幼,但在漁民活動、20世紀初日本帝國主義擴張時期,日人侵占開採自然資源(磷礦、木材、鳥類資源等)建立南侵據點、興建各類建物後,如今此種風景已不復存在。

白腹鰹鳥


有鑑於此,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亦有委託專業團隊進行「東沙島環境整理及原生植栽復育規劃」希望能逐步營造東沙島原生植披景觀。






人為引入的外來物種亦不容忽視,由於島嶼相對於大陸地區而言,通常生態環境較為脆弱,較易發生物種滅絕事件,且往往難以回復原本的生態樣貌,根據過去的研究成果,東沙島上外來的植物大致可細分為:栽培種、偶遇外來種、歸化種及入侵種四類。


目前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配合島上駐守的海巡署人員、研究人員,透過滅除、控制、減緩衝擊及持續監測等方式努力不懈地降低外來物種對原生植群的衝擊影響,並透過長期植物物候調查關注島上的特稀植物,守護這南海上美麗的指環─東沙島。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版權所有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556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342號

fig8

外來物種(foreign species)


是經由人為有意或無意引入非自然分布區域的物種。外來種在移入後可能很快絕跡、成功適應新環境甚或建立穩定族群,在不受人為協助下即可在非原生地繁殖、擴散甚至造成危害的外來種則被稱之為入侵物種(Invasive species)。
fig1

臺灣外來種現況


依據 臺灣物種名錄(Catalogue of Taiwan, TaiCoL)記錄: 目前名錄中登錄有1,474種外來物種, 其中具入侵性物種有123種。 國家公園亦屬人類活動區域,難以避免存在外來物種,於本地圖上可以發現,在各國家公園區域內均有外來物種分布紀錄。

國家公園內外來種


fig2
fig3
外來植物
fig4
fig5
外來動物
外來植物的出現與綠美化工程選用植栽、景觀植物、經濟作物、自鄰近區域藉由風媒、蟲媒、鳥媒等方式入侵…等因素有關。

國家公園內外來植物分布


因上述因素引入的外來植物,其中不乏具入侵性植物,如大花咸豐草、布袋蓮、小花蔓澤蘭、銀合歡、銀膠菊、馬櫻丹等,相關分布資料可點選各物種分布地圖,由於多數植物資源調查資料在各國家公園成立初期完成調查後較少更新,且早期資料多以名錄方式呈現,故此處之分布圖與實際危害情況存在一定程度之落差,仍有待新調查資料的補充與修訂。
fig6

國家公園內的外來動物


外來動物的出現與棄養或逃逸寵物、宗教放生、隨外來植物夾帶引入、壓艙水導入…等各類人類活動有關,這些因人為活動引入之外來種,可能對國家公園內原生物種產生各類不良影響,如致使當地原生物種遭受額外掠食壓力、競爭取代原生物種生態棲位、帶來疾病、造成基因汙染等各類問題。
fig7

國家公園內外來動物分布


因上述因素引入的外來動物,其中不乏具入侵性物種,如狗、貓、非洲大蝸牛、白尾八哥、埃及聖鹮等,相關分布資料可點選各物種分布地圖,此處之分布圖與實際危害情況存在一定程度之落差,仍有待新調查資料的補充與修訂。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需要您的協助


各國家公園除委託相關專業團隊協助調查與規劃評估外來物種處置方式外,仍須仰賴民眾參與監測調查行動,目前多個管處有提供相關手冊、摺頁、解說資源等服務,歡迎您的到訪參觀。

相關監測研究計畫:

  • •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原生植物及外來入侵植物監測及分布調查計畫
  • • 104年度外來種動物(兩棲、爬蟲類)入侵性調查及經營管理策略擬定
  • •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外來種鳥類長期監測調查計畫
  • • 106年度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重要濕地(國家級)外來種魚類移除計畫
  • • 107年度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重要濕地(國家級)外來種魚類移除計畫
  • • 107年度「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內外來種植物調查」委託辦理案
  • • 墾丁國家公園區內外來植物種類及其入侵性調查
  • • 106年度墾丁國家公園黃狂蟻入侵狀況調查與防治策略研擬
  • • 墾丁國家公園入侵黃狂蟻監測與防治計畫
封面
國家公園內生物資源的種類與時空分布概況,一直是各國家公園用以擬定保育策略的重要參考資料,過去各國家公園以委託專業團隊調查方式,取得國家公園內生物資源分布概略情形,呈現於 本網站中。
調查資料
礙於須了解的資源面向廣,不同生物資源須採用不同的調查方式與委託相應之專業團隊,在經費有限情形下較難長期穩定的取得各類生物資源分布長期動態變化資料,對於氣候變遷與外來種威脅與日俱增的今日,改變現有資料蒐集模式以供擬定因應策略方式,刻不容緩,因此,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嘗試納入公民科學調查資料,以供相關管理及研究單位作為保育策略參考依據和保育研究。

公民科學調查


公民科學調查於近年逐漸普及與精進,過去公民科學調查資料較常被詬病之處,諸如鑑定錯誤、努力量不一致、重複計數、過度估算、資料品質不一等問題,隨著大數據分析系統開發與資料蒐集模式調整下,已逐步改善。
各公民科學調查網站
近年新興崛起之公民科學調查資料庫iNaturalist便是其中一個提出資料品質控管維護的資料庫,透過使用者上傳手機或相機所拍攝之照片、影片做為佐證資料,並藉由手機或相機內建之定位系統取得經緯度座標、時間等資訊,取得穩定且可供確認之資料。
iNa

iNaturalist資料上傳機制


iNa
透過社群鑑定機制(Community identification)以研究等級(research grade)區分資料,確保一定程度的資料品質,十分適合用於填補現有資料的不足之處。

調查資料蒐集模式轉型


生物資源的保育若仍以早期政府主導下進行已緩不濟急,唯有逐漸轉變為全民參與模式,透過長期穩定蒐集生物資源時空分布變遷資料,才能較為正確反映現況問題,並供保育與研究單位擬定較為適切之保育策略。
解說

台灣國家公園物種調查協作平台


本資料庫除納入iNaturalist資料外,同時開發物種調查協作平台,可供使用者查看於各國家公園內資料貢獻情形,歡迎多加利用,並共同為維護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貢獻心力。

相關連結

img
環境的變遷會造成生物改變其分布範圍及族群數量。在全球氣候變遷威脅下,持續監測有多種臺灣特有生物棲息的中高海拔地區有其必要性。

高山鳥類族群變化


藉由玉山國家公園內的玉山登山步道沿線海拔3,100~3,700m的成熟林,分別於1992年、2006年及2009年調查計畫,採用相同的方法進行鳥類調查與密度估算,可作為了解高山鳥類族群變化的參考依據。

鳥類族群密度定義


對於鳥類族群密度(數量/單位面積)的變化情形,以下列方式定義:
  • 鳥類族群密度「持續增加」定為「增加」
  • 「持續減少」或「族群密度於2006與2009年均少於1992年的50%」定為「減少」
  • 不符合上述規則者定為「波動」
img
img
img

玉山各鳥種的族群密度變化情形


族群密度減少

img img img img img

族群密度波動

img img img img img

族群密度增加

img img img
從各鳥種在不同年份的族群密度變化呈現不同的趨勢變化,可以了解在環境變動下,各鳥種對於環境變動的反應不盡相同,其中族群密度減少的鳥類均為海拔下限大於2,000m,且海拔上限於3,600m以上的典型高海拔物種;族群密度增加的鳥類則為海拔下限低於2,100m,海拔上限低於3,500m的相對中海拔物種;而族群密度波動者的海拔分布則大致介於以上兩者之間。 此結果顯示鳥類的 族群密度變化海拔分布很可能存在著關連性,且 高海拔物種的族群可能面臨了負面衝擊

鳥類分布海拔高度變化


除了從族群密度變化外,亦可以從分布海拔變化了解鳥類族群變動情況,由下圖可以觀察到, 三年均呈現海拔越高,鳥種豐富度越低的現象,但海拔3,600m以上的鳥種豐富度在2009年明顯較1992年增加2種以上。
img

高海拔鳥類群聚變化


表、玉山高海拔鳥類群聚於各年間的平均海拔分布與上限變化情形
img
亦可藉由觀測平均海拔分布與平均海拔上限觀察鳥類分布是否有改變。 由於黃羽鸚嘴與茶腹鳾非三年都有出現故不列入此項分析。 餘下的11種鳥類的平均海拔分布與上限均呈現上升的情形。

表、2009年與1992年的鳥類平均海拔分布
img
再細部觀察此11種鳥類,海拔平均分布上升者共有9種,海拔分布不變或略降的有2種(鷦鷯與臺灣噪眉);而9種海拔分布上升的鳥類中有5種的海拔差異在平均值75m以上,包括白眉林鴝、灰頭花翼、深山鶯、火冠戴菊鳥,以及煤山雀。此外,因非三年均有資料而為納入海拔分布分析的黃羽鸚嘴與茶腹鳾均為相對海拔分布較低的物種,在1992年以前沒有在涵蓋的海拔範圍(3,100m以上)發現,而分別在2006年與2009年開始分布達3,200m,亦為鳥類海拔分布上升的現象。

結語


綜合以上,由三年的監測資料可以瞭解玉山高海拔鳥類群聚的族群與分布兩種層面的變化情形。在族群方面,顯示高海拔鳥種族群可能面臨了負面衝擊,而在分布方面,鳥類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情形在年間有差異,近年更有朝較高海拔移動的現象。 本範例雖然時間尺度橫跨長達17年,但實際僅有3年,亦即3個時間點的資料,考量生態系中存在的變異性,這樣的非連續觀測資料對於瞭解趨勢與證據說服力仍有很大的加強空間。這也建議著「長期監測」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 • 丁宗蘇. 1993. 玉山地區成熟林之鳥類群聚生態.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 台北.
  • • 許皓捷. 2003. 臺灣山區鳥類群聚的空間及季節變異. 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 台北.
  • • 李培芬. 2009. 玉山鳥類族群監測. 空間生態實驗室調查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 台北.
點聚合圖示
圖示說明 圖示說明 圖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