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回饋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恆春楨楠小故事

恆春楨楠為台灣特有物種,僅侷限分布於南部恆春一帶,屬易受危害之稀有植物。葉形為倒卵形,故又名「倒卵楨楠」。果實成熟時由鮮綠轉為紫黑色,故又被稱為「青龍珠」、「龍珠樹」。

認識恆春楨楠

基本資料

【學名】 Machilus obovatifolia obovatifolia
【俗名】
【界名】 植物界
【門名】 維管束植物門
【綱名】 木蘭植物綱
【目名】 樟目
【科名】 樟科
更多資訊 

型態描述

高3-5公尺,徑15-30公分(cm);常有很多分枝;小樹枝細長,下垂或斜上昇狀,圓柱形,綠色。葉常簇生於小枝的先端,倒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4-6公分(cm),寬2-2.5公分(cm),先端圓鈍或銳尖,基部鈍至略呈楔形,厚革質,全緣,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4-6條,細脈不明;葉柄短。花少數,不顯著,黃綠色,呈頂生或近似頂生很細長的聚繖狀圓錐花序。核果扁平球形,徑1.2-1.8公分(cm),成熟時為黑色,基部常襯托著殘存反捲的花被片。

生態習性

小喬木

在這些國家公園可以看見恆春楨楠

  • 墾丁國家公園

    恆春民謠的音符自月琴流出,在南國暖風下緩慢的旅行,鑽入板根的盤根錯節裡,窺探著黃裳鳳蝶穿上一身金的秘密。與到訪候鳥相遇,與浪花、魚群一起歌唱…在珊瑚礁上休息一下吧,撫慰旅行的疲憊。晚風中,音符到了原始的熱帶林深處,南仁湖正安歇,任憑螢光蕈悄悄點亮這黑夜。

恆春楨楠分布地圖



※如為保育類物種,其坐標有經過模糊化處理